第17页_搞对象不如考清华+番外
笔趣阁 > 搞对象不如考清华+番外 > 第17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页

  此时的他生出些“不敢看观音”的怯意,慌忙移开视线,暗暗地调侃自己一句:早恋害人。

  作者有话要说:江诉声:吃辣条。

  摄像头:怎么,老弟你瞧不起我吗?

  第16章风景

  他们打算吃一顿“散伙饭。”

  三月中旬的太阳落得更晚了,下午六点时天还蒙蒙亮着。下课铃才响,江诉声就领着沈听澜跑到校门口左侧的墙。墙上铁栏杆布满了暗红斑驳的锈迹,透过空隙朝外看,马路对面有家倒闭的报刊亭,门前落了几只麻雀。

  江诉声偷着用手机叫了两份牛肉面。

  店家就在学校附近,很快便送了过来。老板也知道一中不允许学生点外卖,没给他们用餐盒,套了几个结结实实的白塑料袋子,连汤带水地从外头递进去。

  他们一人端着一个不锈钢的小盆,把热乎乎的面放到里头。江诉声掰开赠送的一次性筷子,解开塑料袋闻了闻那面的香味:“今天我请你尝尝华北名吃,安徽正宗牛肉板面。”

  沈听澜笑了一下:“华北名吃,关安徽什么事?”

  “这你就不知道了。起源安徽,在华北发扬光大。不信你就去看,大街小巷上卖安徽正宗牛肉板面的最多。有人说,这安徽板面石家庄的街头小店做得最好,滨海这边还要次一些,汤味道差。”

  沈听澜听江诉声如同美食家一样的点评,调侃一句:“我发现了,你这个人除了学习样样都行,尤其是吃。”

  江诉声挑起一筷子面吹了两下:“嗐!喜欢吃又不丢人。炸糖果子嘎巴菜,牛肉烧饼老豆腐,凉糕炸糕熟梨糕,哪个人不喜欢?等以后有时间了,我带你好好逛逛滨海。滨海逛完了,还有北京烤鸭、武汉热干面、高邮咸鸭蛋......祖国大好河山,我们呀,每一寸都得去走走,去尝尝。”

  美食和美景皆令人向往,沈听澜喜欢江诉声描述的情景,被说得心里发痒,马上就答应了他:“行,一起去。”

  他们蹲在一排小叶黄杨底下,一手抱盆,一手拿筷,模样就像是上个世纪初坐在家门台上吃饭的老农民。两个人正喝面汤,从远处走过来一男一女,牵着手,应该是情侣。

  这对热恋中的小情侣似乎没看到江诉声和沈听澜,站到了距离他们很近的凉亭里,互相说了几句悄悄话后,便深情地拥吻在一起。

  沈听澜伸长了脖子,瞧热闹似地瞧好几眼,打算换个地方好好嗦面,江诉声却拦住他,悄声说:“他们都不怕,我们走什么。看是他们亲得凶,还是我们吃得快。”

  事实证明,吃面要比亲嘴费事。

  江诉声意犹未尽地从汤水里捞出一根青菜嚼,望着小情侣离去的背影,嘟哝一句:“我嗦面最多也就五分钟,这男的怎么这么不中用,忒快。”

  沈听澜一下子就被他这句荤话逗笑了,原本清灵的眼眸里透出狡黠,反问着:“你很中用了?”

  十几岁的男生,正是青春躁动的时候,平常说笑互相开几句黄腔也不是稀罕事。但沈听澜这句话落到江诉声的耳朵里就变了味道。江诉声觉得自己自作多情得可笑,初见沈听澜时,看他照片像翠翠,不谙世事的单纯。现在又看他像故事书里写的小妖怪,惯会引诱人的。

  他是他唯一的红玫瑰,也是唯一的白玫瑰。

  江诉声胸膛里一颗心跳得厉害,但他眉毛轻挑,笑起来露出槐花白整齐的牙,用插科打诨般的语气掩盖了真实的想法:“对啊,我很中用的,改天试试?”

  “滚吧你。”沈听澜也同他开玩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江诉声顿时有些难过,如同手指头上被扎了根不起眼的小毛刺,不是很痛,但浑身上下的不舒服。

  他在这一刻意识到自己病了,严重的单相思病。

  早恋害人,单相思更害人。

  两个人一路跑回教室,准备搬着桌子去当老师的左右护法。坐在前面的杨晏和同桌王泽辰也帮他们收拾,嘴上还不忘调侃:

  “两位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争取早日脱离苦海。”

  “父母在,不远游,儿行千里父担忧。教室后门,你们永远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

  江诉声和沈听澜同他们闲扯了几句,正式到讲桌边“上岗”。

  晚自习的前两节被学校占了,要求全校学生完成“全国语文知识竞赛”这份卷子。说是全国知识竞赛,但语文的含金量远远比不上数学与理科。后者有保送名校的资格,前者没有,更像是一场大型趣味活动。

  既然是是大型趣味活动,也就不存在正儿八经的监考。作为语文老师的安明将试卷分发下去,口头强调了不允许翻任何课外资料,底下就开始阳奉阴违。

  这张卷子考的基本全是课外的内容,对于沈听澜来说并不难,很快写好了第一面。他翻过卷子,瞥见了作文,一如既往的根据材料凑足800字。

  【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生活中处处有风景......】

  风景。

  沈听澜看到这两个字,就记起江诉声来。记起他嘴里的安徽正宗牛肉板面、北京烤鸭、武汉热干面、高邮咸鸭蛋。记起他说的祖国大好河山,每一寸都得去走走,去尝尝。

  他的人坐在四四方方的教室里,握着笔,思绪却从开着小缝的窗户里飞走,飞入暖春的风,飘飘荡荡地去了河北、北京、湖北、甚至更遥远的地方。

  或许未来的某天,他真的能够和江诉声走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从漠河至三沙,从寒温带到热带。

  想想就觉得浪漫。

  沈听澜咬着笔杆子,向往起这样充满自由的未来。他转过头想去看一看江诉声,可是铁皮的讲台桌太高,江诉声还弓着身子,一只手托着头,坐得歪歪扭扭。

  他只能看到他的发顶和几根手指。

  江诉声的头发很软,鸦羽般的颜色,又黑又亮。手指也修长,如竹节般挺瘦,用来弹钢琴或者吹长笛的话,乐声一定很动听。

  沈听澜一时间移不开目光,心口仿佛被小小的烛火烧了一下,倏尔发起了烫。

  作者有话要说:我想吃耳朵眼炸糕

  第17章狗皮膏药

  沈听澜晚上回到宿舍,脱了校服,把洗漱用品放进塑料脸盆,端着去了水房。这会儿水房人多,他也懒得排队,正好裤兜里揣着电话卡,就去了距离不远处的走廊电话机处。

  他姥姥爱看电视剧,每天要看到十点半,现在肯定还没睡。沈听澜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姥姥大概是感冒了,本来沙哑的嗓子更显得低沉,再加上信号不好,断断续续的。他用手捂住听筒,仔细听,才勉强听清她在说什么。

  “澜澜,你在滨海那边怎么样?听你妈妈说,你住校了?”姥姥作为养大沈听澜的亲人,很清楚他对学校的抵触。高中之前,他的书包里成天装着一根木头棍子,也用那根木头棍子惹出不少麻烦来。

  叛逆、殴打同学、屡教不改。

  这些是姥姥从老师嘴里听到的频率最高的三个词。她没有过度训斥沈听澜,反而自责,没有教养好外孙,也没有保护好他。以及责埋怨任性的女儿遇人不淑,落入那姓谢王八蛋的圈套,令全家人都遭了十几年的白眼。

  其实姥姥的自责多半无用,最可畏流言,一个小学文凭的老妇人如何抵挡得住?

  前些日子她和沈青仪打了一通电话,听说沈听澜去住校了,就担心他像从前一样被滨海本地的同学欺负,好几天没有睡好觉,一直想找沈听澜问问。实在不适应,就回老家来,她记得他和老家那群高中同学还处得不错。

  沈听澜听出姥姥的不放心,安慰地笑笑:“没事,握在学校里都挺好的。”

  姥姥这才舒了口气,语气里带了些笑:“今天是周六,你放假了吗?”

  “没有。这边学校三个星期才放一次假,我用的学校里的电话。”

  “学校管得严才好。”姥姥说出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的话。

  “沈听澜!”江诉声从水房里探出个脑袋,喊他,“我抢到水龙头了,快来!”

  “来了!”沈听澜应了声,转头和姥姥说,“姥姥,我先去洗漱了。等下次放假我再给您打,咱们好好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uu.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u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