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44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7章

  于是,梁师成有了个头衔——“隐相”。他终于成功了,大宋幕后的第一黑手,于无形中翻云覆雨,颠倒天地。做到了这一步,连蔡京这位正牌首相都低头了,带着长子主动拜访,拉近关系。

  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左右,梁师成的隐相地位初成,他深深地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的真理,并没有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声望地位。

  于是他加入了艮岳的修建工作里。

  艮岳,这座山绝不仅仅是皇帝的一座花园那么简单。在当时,是最大的政府工程,参与它是地位的象征,掌控它是皇帝宠眷的体现,是每一个朝中大佬打破头都要争一次的好东西。梁师成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伸手抓了过来,给自己在赵佶心里,在百官心里的地位加上了新的砝码。

  从此,他为艮岳呕心沥血,竭尽所能,营建出了一个人间所没有的,连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迹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都比不了的梦幻仙境。

  他、以及他的同伙们成功了,艮岳真的建成了……

  他不知道的是,艮岳是大宋朝的命运之山。它建立起来的过程,是宋朝崩溃的过程;它竣工之日,就是大宋的崩溃之时!

  在公元1117年左右,没人能想到这一点。梁师成全身心地扑到了建筑工地上,把艮岳的第二步骤完成。第二步骤,在原有山势走向上,把各处的景观点盖好。

  查原始资料,名目如下:

  艮岳广袤10余里,峰高90步。最高点建介亭。以此分山成两片,为东西二岭。

  东岭有萼绿华堂、书馆、八仙馆、紫石岩、栖真磴、揽秀轩、龙吟堂;山南寿山嵯峨,双峰并峙,下有雁池、噰噰亭;西有药轩、西庄、巢云亭、白龙沜、濯龙峡、蟠秀、练光、跨云三亭、罗汉岩;再向西有万松岭,岭畔有倚翠楼。

  岭上岭下设有关联,关下有平地,凿为方沼,沼中有两块陆地,东边建芦渚、浮阳二亭;西边建梅渚、雪浪二亭。

  由此沿磴道复上最高峰介亭,亭左有极目、萧森二亭,亭右有麓云、半山二亭。介亭之北临景龙江,引江水流注山间,迸珠溅玉,蜿蜒玉带。从介亭西行不远有一小轩,名为漱玉。漱玉轩再西,道路皆用碎石铺砌,路旁有炼丹亭、凝真观、圌山亭。

  圌山亭俯视江际,可见高阳酒肆、清虚阁雕、雾阁云窗。景龙江北岸胜筠庵、蹑云台、萧闲馆、飞岑亭一字排开,其支流蜿蜒南去,另组成一座山庄,别有洞天。

  南山之外,又有小山,横亘二里,命名为芙蓉城。景龙江之外另建房舍,格局样式比芙蓉城更为精妙。

  以上就是艮岳的第二步工程,各处景地的原始状态。

  说它是原始状态,是因为还有第三个步骤。这最后一关才是艮岳的精华所在,前面的东西好有一比,是买好的清水楼。

  第三步是给清水楼盘装修。

  说起装修,是我等凡人个个头疼的问题,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对我哀嚎,说装修猛于外遇啊,比什么都废钱。相信大家都有同感,说装修,那是无止无休,100平的房子有价,最贵的也有个标签,装修就没谱了,只要你有钱,真来个白玉为堂金做马又如何?

  以赵佶的艺术品味,以宋朝的人文精华,以华夏大地的出产丰富,艮岳的装修能到什么程度,是能够想象的吗?

  至少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是想不到的,他们一来局促京城,眼界不广;二来京城的权势瞬息万变,随时都可能有敌对党派兴起,以往的教训告诉他们,不仅要屠杀旧势力,更加严防新敌人。所以他们必须守在京城里,哪儿也不能去。

  赵佶也不行,他有的是品味,是鉴赏力,不是原创力。他没有行过万里路,没见过万样物,只能像个吃客一样坐在餐桌旁,等着大厨们把菜做好端上来,才能品得出好坏。

  这个任务在各位大佬的心目中盘旋,最后还是蔡京想出了主意。之所以是他,是因为这次装修的风格基调决定的。

  赵佶身为北方人,一直向往着美丽妖娆的南方,格于祖训,他没法像后来明、清两代的皇帝那样游江南,于是他要把艮岳装饰成他的梦里水乡。

  在京城三巨头中,只有蔡京被贬过长江,在杭州西湖之畔生活过。这一段贬谪岁月当时是多么的难熬,但是在这时已经转化成了珍贵的财富。

  一路之上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人,都成了他的资本。他对赵佶说,陛下,装修分两步,第一步是采买材料。您喜欢江南风物,正好,我在南方接触过一个能人。

  他姓朱。

  这是蔡京在杭州结交的一个朋友,说实话,当初他身为一个朝廷大员,还真就没把一个南方土著放在眼里。可是稍微接触之后,蔡京立即服了。

  当时他在杭州呆得无聊,四处闲逛到了苏州。苏州多园林,让蔡京留连往返,沉醉中他觉得应该留下点纪念。做什么呢,他认为盖点宗教性建筑最好。

  宗教场所人的流动性最大,口碑相传最远,尤其是能一直留传下去,不像某个菜市场一样,今天盖明天拆的。

  他选中了一座大寺庙,想在里边加盖一座精致的僧舍。欲望是好的,但是钱、物从哪儿来?他是个贬职的京官,自身难保的。

  寺里的和尚给他出主意。本地有位大能人,叫朱冲。他如果出面,这事一准能成。朱冲……在接见前蔡京稍微了解了一下,知道他只是个富商,做药品生意。据说人品非常好,寒天舍衣、病人施饵,称得上为富很仁的慈善型有钱人。

  好,就见一下吧。

  见面后发现朱冲真是投缘啊,朱某很有蔡京当年零拒绝服务的风采,对京城里的高官,哪怕是贬职的,也竭诚相待,百般奉承。对于盖僧舍一事,更是微微一笑,说不必再找别人了,请给个薄面,些许小事,他一个人足够搞定。

  蔡京将信将疑,他要盖的房子是相当大的,不止是十几个和尚的宿舍而已。却不料才过去几天,朱冲就来请他到施工现场去,一到现场,蔡京被震撼了。他从京城来,是见过真正大世面的,可也很少见到这样的效率,这样的能力。

  几千章大木料整齐地摆放在现场,只等工人到齐,立即就能开工。这个朱冲……不简单,蔡京意识到这一点,决定把人才收在身边。

  所谓上商揽人,下商揽财。人才永远是最重点的财富。而朱财富也再次让蔡京刮目相看,在他回京时提出把朱冲带进京去时,朱冲一点都没迟疑,把偌大的家业迅速安放,跟着他就走了。

  进京后蔡京把朱冲安放在童贯手下,成为武装太监军队里的在编人员。之后朱冲的作用迅速体现。蔡京能用几株小黄杨木让童贯等5位盖起延福宫的大太监自愧不如,都是朱冲的功劳。

  这是非常难得的,在官场上、商场上一招鲜的确能吃遍天,可是有时效性。谁能用一种款式、一种招式长时间地让对手吃憋呢?

  朱冲能。

  比如童贯能亲自下江南给赵佶搜罗艺术品,他接触到的南方玩家会少吗?有资料显示,当蔡京把南方的花木带进皇宫之后,很多势力都第一时间有样学样,派人到江南搜索新奇东西进贡给皇帝了,其中就有蔡京那位青出于蓝胜于蓝,对老爹像仇人一样凶残的大公子。

  大公子的最大愿望就是颠覆老爹取而代之,邀功取宠的机会怎能让老爹专美,他的人带回来各式各样的江南物件,可惜没一样能入赵佶法眼。

  归根结底,他没有朱冲的采办能力。

  艮岳的第二步工程完成,相当于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打响,谁能在新一轮的装修之战中胜出,才能真正确立宋朝第一采办的地位,更能通过这个,把赵佶的好感牢牢拴在身上。

  到这时,朱家人没什么好遮掩的了,最好的采办的底蕴是什么?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吗?不,绝不是这样,只有深深了解朱家人底细的,才会知道朱家到底想做什么。

  这是出身决定的。宋朝发展到150年以后的这时,基本上各行各业都定型了,比如说最为人称道的商业。多少豪门富户与高官、贵族甚至后宫勾结,利益环环相扣,连王安石都拆解不开,形成了无比稳定的圈子。

  这种稳定让新人绝望,就像现在的中国年青人,谈起改革开放初期,那批最先富起来的人,他们是多么幸运啊,随便买点股票,半个月不到一万就变十万了,这是多快的速度。

  30年过去,什么位子都没了,什么空子都堵上了,让绝大多数想白手起家的人绝望。30年就这样,150年又如何?

  而朱冲,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最初的身份接近于赤贫,得靠给人佣工,才能勉强活命。

  朱冲做苦力时非常失败,能力就不说了,据说在苏州人里也不算是身强力壮,偏偏性格还有问题。此人聪明、狡黠、倔强、不安分。

  具体的表现就是不听话,简直到了桀骜不驯的地步。这就没搞头了,杯具的降临只是时间问题,当那天出现时,朱冲不仅丢了工作,还被狠狠地抽了顿鞭子。

  看上去很凄惨,不过这才是他新生命的开始。不这样,他只会是一个优秀的苦力,这个时代里的路人甲,凭什么当上后来宋朝最大的官办采买人?

  凄惨的朱冲带着一身的鞭痕逃出了家乡,到临近市县躲风头。天晓得为什么在芸芸众生中是他得到了好运,一次普通的躲风头,居然让他一步登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u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u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