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45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0章

  在这种环境里扎下辽国皇帐,各部落首领来觐见。卫士们砸开冰层,捕到的第一批鱼,用这批鱼向契丹皇帝致敬。

  是为头鱼宴。

  听着很风雅,看上去挺有趣,可这实在是这些边远部落的首领们的一大难关,每到这时,他们都失去了自由和尊严,变成了辽国人的玩具。

  皇帝想打猎了,他们去呼鹿;想看远距离猎杀,他们得去射虎;想看真人版近距离搏斗了,他们得去搏熊……等皇帝渴了饿了想吃头鱼宴了,他们得跳舞唱歌祝兴。

  每年如此,辽天庆二年时也一样,当时耶律延禧喝得很高兴,下令各酋长入场,给朕跳起来。下边问,是群舞还是独舞?

  挨个来。

  于是各个民族各部落的酋长们酝酿情绪活动身体,依次下场开跳。一个接一个,快乐复快乐,耶律延禧的兴致达到了高潮,却突然被打断。

  舞台冷场了,前边跳完,后边该跳的却端坐不动。全场的目光看过去,发现那是个彪形大汉,身高体壮,相貌雄伟,他冷冷地坐着,一动不动。

  旁边人喝问,为什么不跳?

  我不会。

  很平淡的3个字,耶律延禧爆跳了起来,真是契丹祖宗有灵,这是挑衅,是赤裸裸的、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当面挑衅!绝对不能容忍,杀了他。

  耶律延禧拔出刀来,要亲手砍了这个敢扫他兴的小跳蚤。历史证明,这一刻就像宋哲宗躺在病床上,命运将主动权一次又一次地送到他手上,只要抓住一次,历史就会改写。耶律延禧也是这样,只要他砍下去,万事皆无,一了百了。

  可惜的是,他被人拦住了。他宠信的大臣萧嗣先笑着说,为了一个野蛮人生气实在不值得,何况您杀了他,会吓坏周围这些玩具的,以后谁来陪您玩呢?

  是……吗?耶律延禧慢慢地把刀放下了,他从小在仇恨里长大,尤其对耶律乙辛式的奸臣非常敏感,他审视的目光在萧嗣先、扫兴人之间游移,努力地想,也想不出辽国京城里的高官,和这个穷山恶水里的刁民能有什么瓜葛。

  无瓜葛,无阴谋,他慢慢地坐了下去,也是啊,为一个小跳蚤值不当招兴……来,跳起来,接着乐。就这样,当天吃饱跳够,各方散场,没人死亡或者流血,也没有人再注意那个声称不会跳舞的愣头青是何方神圣。

  该愣头青名叫完颜阿骨打,是一个生女真。居住在安出虎水(今阿什河)附近。按说他没有所谓荐枕的屈辱,更不必受银牌天使的欺压,为啥对辽国皇帝这么敌视呢?

  鬼都知道,他肯定会跳舞,但就是不给你跳!

  当然是有原因的,前面说了,熟女真是苦的,要每年砍人抢鹰,死伤一大片。可生女真呢?没招谁没惹谁,居然每年都被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个耶律延禧,因为大辽国。

  完颜阿骨打是自由生成的北方豪杰,他不像熟女真那样被畜养出了奴性,不爽就不配合,有火就要发出来。当然,像他刚才的行为,没死并且以后有了奇迹般的发展,人们可以歌颂他的傲骨;如果死了呢,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过匹夫之勇……

  重要的是他没死,并且在风雪兼程赶回到老家后,又有一份奇遇等着他。有了这个,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朋友们大家好,感冒中整理思路,发现前几章选的叙事点有问题。公元1113年是一个纠结点,但对整体叙事不妥贴。

  现在回到“是吗?爱卿你视力很好,还看到了什么,有人物吗?

  有,有道教的童子举着幡幢节盖,保持队型在云间行走出没,臣能看见他们的眉目神情,历历如此眼前。

  四周大臣侍卫们听了,齐声高呼万岁,神仙真的下凡了,只是我们太蠢,只有皇帝和蔡攸有仙缘,所以才看见。

  于是,赵佶在这里修建了道观,取名“迎真”,并作《天真降灵示现记》。从这时起,宋朝再一次刮起了全国性的道教复兴运动。”这一段,从这里衔接,金国的事放在后面更好的转点说起。

  思量不周,给大家的阅读制造了麻烦,说到底是我对宋史庞大的事系掌握得还不够。我会努力的,希望以后做得好些。

  在这场运动中,道教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成为中国正朔朝代里唯一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赵佶就是那个合一体。

  首先他是皇帝,可他宣称除了神宗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爹。该爹是玉皇大帝,简称上帝。他是上帝的元子,即长子。在天上的官儿叫神霄帝君,因为爱中原这片土地,在天上往下看时,发现茫茫大地上全是光头,即佛教信徒,心里实在有气,才主动要求降生下来,拯救黎民百姓。

  在他的嘴里,佛教叫“金狄之教”。金,五行中西方属金,这是方向感,指向了天竺古印度;狄,夷狄外族,带有鄙视性,源于中央华美之族的优越感。

  堂堂中华贵嗣,怎能剃光了头,向异族的神灵膜拜?简直是数典忘祖!于是赵佶以教主+皇帝的合一体身份,给道教信徒加持了若干光环。

  先是要学习,赵佶要求全国人民尽一切努力挖掘道教知识遗产,谁能上缴孤本、珍品道教典籍,立即升官发财。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最后合成一部万寿道藏。据传说,《九阴真经》就是这次抢救典籍运动中的副产品……

  接着还是要学习。宋朝的州学、太学等各级学府从此多加了一门科目,大经,或者小经。学子们任选一经,仔细钻研,学好了有奖。

  大经,指《黄帝内经》、《道德经》;小经指《庄子》、《列子》;

  学习中,道士们发达了。他们有了身份,从低到高分26阶,品级和朝中士大夫官阶相等。有阶即有权,他们见到官员时,可以不必施礼,不必俯首。这就不止是分庭抗礼了,简直是出乎其上。

  有权即有钱。道士们在全国各地大修神霄宫,宫观使不再由官员们兼职,都由教中兄弟们担任,于是宫观职的丰厚工资都成了自留田。

  最后是一项终极特权。无论谁犯了什么罪,除了反宋反赵反人类,只要加入道教,立即恢复名誉,重新做人。

  在这个过程里,和尚们倒足了大霉。先是名字改了,和尚叫德士,佛叫金仙,菩萨叫仙人,罗汉叫无漏,金刚叫力士,僧伽叫修善;

  接着住的地方没了。各地要盖神霄宫,官方的说法是由各地的道观改修,可在实际操作时,有26阶官身在手的道士们笑嘻嘻地拦住了装修工程队。

  何必奢侈浪费呢,屋子还是原来的屋子,再怎么修能搞出什么花样?你们到四周转转,实地测量下,找到最大的那座佛寺,把里边的和尚赶走,在那儿改建神霄宫……

  再有是原来的衣服穿不得了。赵佶说过,他在天上时就看着地上密麻麻的光头来气,连带着袈裟、法冠、锡杖等东西也不顺眼。这些都要改。

  改成半道士模样。

  头上要戴星冠,但不许有日月星辰图案,只是一顶乌沉沉的帽子。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用根带子勒在脖子上。可帽子下边就没法处理了。正牌的星冠下边是冠巾,配着道士们飘逸的长发,显得潇洒漂亮。可和尚是光头啊,这怎么搞?

  和尚们有办法,他们戴上了假发。在假发上梳成发髻别上簪子,离远了看非常和谐,没一点破绽。以上种种,只是常规设施,在民间、官场的层面上实施。

  怎么说呢,一句话,都是给凡人们定的规矩。人之上有神,在凡间之上的境界里,才是赵佶所追求的真正目标。

  当年的法令公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挟阴阳卜祝及诡怪诞妄之术,得先生处士之名,官视正郎,恩数越于道流。”

  也就是说,有特异功能的人,他们的待遇比官员要高,比普通的道士要高,高到什么程度,以最高的那个人在京城的遭遇为例说明。

  说到神仙、特异功能,现代社会应该不陌生。1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曾经雨前蚂蚁一样涌现出了无数的特异人士,他们能隔空发功给人治病,可以聚众开会引发气场,全体与会人员一起又哭又笑且歌且舞,更可以透过近百米的河水看见河床上的一只罐头瓶子。

  等等等等,让人大开眼界,觉得身为人类真是荣耀,的确是万物之灵。但翻看宋史之后,突然自卑了,时隔近千年,各项神奇功能不仅没有发展,居然还倒退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灵异的时代。根据记载,只有先秦、始皇、汉武等几个极特殊的时代才能超过它。但精确计算的话,上面这些还各有不足。

  与宋朝相比,先秦时代各种传说,诸般神奇的确更炫目,但史料不精确,基本上没有证据;始皇追求长生,寻找仙方,派人渡海,看着很壮举,但境界实在太低。

  长生,本就是仙法中最低等最初步的层次。找仙方,被方士嘲笑,气得大开杀戒;渡海找蓬莱岛,结果人员一去不复还,搞出了个疑拟日本国……至于汉武,他在这方面是微缩版的始皇,嬴政大哥干过的他都干了一遍,在他身后西汉还能再挺几代人,算是相当不简单了。

  之后连唐朝都算上,统统没有宋朝的神仙史风光。在赵佶的时代里,各路货色应有尽有,说哪一种,都有代表人物。

  预言类,有前面说过的茅山第25代宗师刘混康,曾经预言第二年春榜的前两名名字。这很帅,但很儿科,灵异界人士都能说点明天、后天、大后天的事,其中跨度最远、预言最准的一个,叫张虚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u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u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