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_如果这是宋史
笔趣阁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6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章

  郭威恍然大悟,于是郭无为只好另谋高就。他带着对后周王朝深深的失望,找到了郭威的死对头刘崇,从此就在北汉平步青云。到了刘钧的时代,他已经是北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大人了。而且他还在北汉的朝廷里找到了一位堪称志同道合,从出身到政治愿望都极其相似的好同志。

  前五台山高僧,现任北汉鸿胪卿继颙。

  两个人亲密合作,把持北汉朝纲,直到刘钧死了,刘继恩继位。这时郭大真人虽然一手遮天,但眼看着北汉一天天的衰弱,而南边的大宋却一天天的强盛,他不禁越来越后悔当初为什么会那么轻易就离开了郭威——唉,人在第一次找工作时都是年青气盛,不知珍惜啊……唉,年青!幼稚!

  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北汉时刻都受着契丹的压迫剥削,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罩着你,你得交保护费的!何况契丹人从来不给自己的士兵发军饷,有本事就自己去抢。可富得流油的宋朝离得太远,怎么办?只好时常拜访紧挨着的北汉……这就是郭无为眼前的世界。

  隔岸看风景,大宋实在美。他深深地觉得,二次创业的时候已经到了。而一个叫侯霸荣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让他的愿望有了成真的可能。

  侯霸荣,据历史记载,他以前也是北汉的人,具体官职不详,但在一次战斗中被宋朝俘虏,此后他忍辱负重,心怀故国,居然又成功地单独逃回了北汉。

  这在当时可实在少见,他立即被北汉视为正面典型重点宣传,来感召民众多来点乡土情结。

  而这人在某一天,和郭无为单独见面之后,就被选为北汉的供奉官。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可以随时在北汉王廷出没,成了当时刘钧的随身近臣。而经过侯霸荣的介绍,又有一个叫惠璘的人,也由郭无为推荐,成了另一名供奉官。

  就是这三个人,郭无为、侯霸荣、惠璘,让赵匡胤改变了己定的“先南后北”的基本国策,在刘钧刚死的时候,迅速地向北汉出兵。

  因为他们许诺,只要宋朝大军兵临城下,就能迫使刘继恩出降,不然,就发动政变,把刘继恩推翻。

  赵匡胤经过慎密分析,得出结论,这是完全可能的。第一,郭无为在北汉经营多年,党羽众多,有这个造反的实力;第二,刘继恩以外系继位,此前并不是王储,真正的亲信党羽还没有培养出来。何况刘钧还有那么多亲生的儿子,白白丢了王位,哪一个不眼红想拼命?所以只要有人扇风,就一定会点起火来。

  那么还等什么?等着日久天长,刘继恩把位子坐稳吗?于是火速出兵,但还是晚了。可是在快慢之间,还另有说法。确切地讲,不是李继勋等人慢了,而是郭无为和侯霸荣太快了。

  但他们也是迫不得己。

  新上任的刘继恩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人,北汉的国力,和当时的形式让他没法证明他自己。但是他已经非常努力了。上任之始,他就知道危险在哪里。他的举措是,给当朝宰相郭无为再次升官,加封其为司空。并且在当年的9月10日晚,在皇宫里大摆宴席,宴请所有的大臣。

  当天晚上,每一个臣子都到了,新皇帝第一次请客,谁敢不给面子?可唯独缺少那位惯例性的主角,北汉朝野第一人,郭无为。他请假了,理由是病了。

  在场的人都相视微笑,心照不宣——解气哈,他郭无为也有今天。人人都知道他得的是心病。因为新皇帝明着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了个什么“司空”。但是已经明升暗降,把他的宰相给免了。这时候想必是又生气又害臊,不好意思来喝酒吧!

  于是当天晚上,所有的臣子们都喝得非常到位,非常尽兴。可是,他们也因此没有发现,就在他们欢庆郭无为终于倒台的时候,他们的皇帝陛下的脸色也非常的难看。

  因为,这个宴会,本来就是为了郭无为而专门招开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宴会上直接砍下郭无为的脑袋。

  夜宴

  当天晚上,北汉的国宴终于告一段落。臣子们尽兴回家,皇帝本人满怀失望关门睡觉。请注意,这时,所有的知情者,最负面的情绪也不过就是失望。

  没有达到杀郭无为的目的而已。

  但是不要紧,这次不行,还有机会。因为刘继恩毕竟是皇帝,就算不想、也不能明着杀郭无为,但弄个手段找个借口杀一个臣子总是做得到的吧?哪怕他是一个权臣,一个能臣。

  就这样,一切都很平静,天很晚了,每个人都应该洗洗睡了……可是就在刘继恩进入寝宫,身边最多只剩下了他当晚想亲热的哪位嫔妃的时候,突然有十多个人持刀破门而入。史称皇宫中没有任何的防备,刘继恩本人更是毫无防备,危急中只能绕着屏风逃跑。但还是被这十几个人乱刀砍死。

  这十几个人中为首的就是侯霸荣,他早就是赵匡胤的间谍了。这是个很奇怪的人,我一直想不通,他是因为什么才背叛的北汉,投靠了宋朝?

  是他被俘虏后贪生怕死?不,绝不是,怕死的还敢做出这样的事吗?无论准备得多充分,在一个国家里刺杀了当时的国王,还能谈到安全吗?那么是他贪财?也不像,贪财的人都会更惜命,毕竟有命才能享受他赚来的“财”……搞不懂,但是侯霸荣真的就做了这件事。

  其刚勇暴烈,就像古战国时才有的国之勇士,如要离、专诸、聂政。不惜一切代价,突然袭击干掉了一国之君。

  但是可悲的是,他的命运也像前面那三位古代的勇士一样——被当时的权谋者计算。就在他刚刚成功,还没等撤离的时候,突然间大群的士兵一拥而入,不由分说,把他们全部砍杀。

  也许直到死后,侯霸荣都不会想到。这些突然杀到的士兵都是郭无为的亲信。

  他和刘继恩都把郭无为想得太简单了,直到他们俩人都死了之后,也没有弄清楚郭无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郭无为先是敏锐地洞查到刘继恩当晚的阴谋,马上称病不去赴宴,另一方面找来了侯霸荣,说事情必须提前办了,刘继恩已经起了杀心,那么第二次、第三次杀劫就会马上到来。一次比一次难挨,不如先下手为强,而机会就在今晚。

  一心算计别人的刘继恩绝对不会想到,今天晚上就会有臣子敢对他下毒手。所以,一定会一击成功。而事实上,事情也真的都按照郭无为的设想而发生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证明,连刺杀北汉皇帝刘继恩这样重大的冒险都只是郭无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精明的权谋家始终都记得,做事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是尽力邀功,以求归附宋朝。

  那么就一定得留下自己的命来。所以,当天晚上,刘继恩要死,而侯霸荣更加不能再活着。因为这时宋朝的大军还没有杀到,太原城里还遍布着刘氏一族的势力,侯霸荣在,他的同谋身份就有暴露的危险。那么侯霸荣的死就又多了一层利用的功能——既然一定要死,为什么不就死在他郭无为的手里呢?

  这样,他不仅无罪,反有大功。而且凭着他三朝元老的身份,他还可以大有作为……对,大有作为。

  北汉乱了,老皇帝刘钧死了,新皇帝刘继恩才登极不过60多天,也紧跟着死了,而且还死于皇宫里不明真相的刺杀。

  一时间谣言四起,关于那天晚上夜宴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无数个版本在坊间流传,但是无一例外地都只能是猜测。人们所能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北汉必须再立一个新皇帝了。而这个似乎不难,毕竟先先帝刘钧还有那么多的亲生儿子,对他们来说,这还是一件凭空而落的大好事。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再次当选的人,居然名叫刘继元,是刘继恩的亲弟弟,仍然不是刘钧的嫡系子孙!

  这是怎么回事?真是让人看不懂了,刘钧的儿子们都是白痴吗?难道就不会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去争一下抢一下吗?但是很遗憾,从结果上来看,他们一定都是非常聪明,并且理智健全的人。正因为这样,才让他们丢了本应是他们的皇位。

  原因只有一个,郭无为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明君当朝的。

  被他拥立的新皇帝刘继元仪表堂堂,庄重大方,历史上对他郑重介绍,其特长是佛经禅学,而他最好的朋友相信大家一猜便知。谁呢?就是北汉第一人郭无为的亲密战友、前五台山和尚、鸿胪卿继颙。

  凭着这样的朋友和爱好,他不当皇帝谁当皇帝?

  于是北汉人确信,他们的冬天到了。有了这样的皇帝,再加上这样的大臣,还有宋朝那样的敌人,而且所有的保障又都来自不停抢掠他们的蛮族契丹人……这样的日子还能再过吗?但是历史证明,他们都想错了,真正感到寒冬般冷酷无情的,只有拥立新君的郭无为本人。

  至于北汉国,从此弱而不竭,衰而不亡,在大宋与契丹的挟缝里异常顽强地生存着。

  新皇帝刘继元登极之后性情大变,佛书禅经被他扔到了一边,再也不屑一顾,他露出了真正的狰狞面目。简单地说,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把刘钧的皇后,也就是他的养母郭氏、刘钧的所有儿子及孙子,还有别的旁支近亲都杀个一干二净,把自己的皇位彻底巩固,从此再没人敢(事实上也再没人)抢夺。然后他转向了群臣,不管是谁,只要对他稍有违逆,轻了是砍头,重了,仍然是砍头,只不过砍得多点——灭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ui.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u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